欢迎访问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
今天是: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孩子是母亲的影子,母亲又是社会的缩影。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母亲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多年前,美国有一位名叫爱德华的母亲。她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又是虔诚的道德家。她的子孙相传8代,其中有 13人当大学校长,100多人任大学教授,60多人当医生,80多人当文学家,100多人当牧师,30多人成了政府要员,18人任报刊杂志社总编。同一时期,有个叫杰米的母亲。她嗜酒、好赌、懒惰、无知,她也有8代子孙,其中有2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汉,7人因杀人被判死刑,63人因盗窃、诈骗进监狱,因喝酒死亡或成为残疾者达300多人。前者是人才辈出的盛况,后者是穷途末路的惨境。这两大家族之间惊人的差异,除了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遗传因素外,母亲的品德修养、文化素质、行为习惯在后辈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试想:如果我们的家庭都有爱德华这样的母亲,社会将是怎样的人才济济、和谐美满!反之,若母亲们都如同杰米,社会将变得地狱一般腐朽丑恶!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了母亲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呢?一是由于血缘关系形成的天然感情纽带使子女对母亲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信任与依赖,孩子在低龄时表现尤为突出;二是由于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母亲的举止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种教育无声无息,至关重要。三是孩子具有模仿天性,尤其在他们成长早期,父母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教育家研究表明:母亲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孩子就会以母亲为榜样,先是照着做,久而久之,习惯成了一种自然,就成了他们以后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其实,孩子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获得前途的收获。
那么,现在母亲们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怎样呢?据近期有关报道,美、日、中三国曾联合做过一项调查,比较母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调查结果显示:美、日两国的中学生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位必有一位是自己的母亲。而中国上千名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却把母亲排了在第8位甚至第10位以后。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含辛茹苦的母亲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同、尊重和崇拜呢?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一是母亲思想观念落后,不懂我们的情感,我们无法沟通。如: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对异性的爱慕这应该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可异性间的交往常常被大人们视为早恋,于是跟踪、调查、怀疑、斥责,弄得家庭关系紧张,孩子逆反心理严重,在父母面前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使父母无法了解他的想法。倘若如此,父母对孩子就失去了引导、教育的机会。我有个朋友,女孩儿正读高二,妈妈总是担心她早恋,喜欢偷偷地看她的日记,查手机信息,这种行为多次被孩子发现,受到孩子的鄙视,造成了孩子的不满和逆反。后来,这孩子干脆不理睬妈妈了,弄得我那位朋友不知所措。于是求助于我。我告诉她一定要放下架子和孩子真诚沟通,把母亲的担心和苦衷说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妈妈这样做的意图,并承认有的做法是错误的,求得孩子原谅。其实,这个过程既教育了孩子又使孩子读懂了母亲。这位朋友照我说的做,果然收到了预期效果,孩子正确认识了早恋的危害,还能坦然地面对男女同学之间的友情,孩子也成熟了不少。二是母亲没学问、少见识,眼睛只盯着成绩,整天唠唠叨叨,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我们么有一点自由。三是母亲行为习惯差,随地吐谈,乱扔垃圾,不守公德,有时连我们这些孩子都觉得没面子,很难堪。有个学生就给我说了这么一件事情:一次,他和妈妈在影院看电影,事先妈妈买了一包瓜子,电影开始后妈妈边看边嗑瓜子,响声打扰了前后观众,他们都先后扭头看了看妈妈,我不好意思地看着他们,劝妈妈不嗑了。可一会儿,妈妈又不自觉地嗑了起来,弄得我看一场电影提心吊胆。这样的母亲孩子虽不会嫌弃却从心里看不起。四是母亲说话不得体,开家长会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常常词不达意,没有水平,这使我没面子……。孩子们的回答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孩子从哇哇坠地到成年走向社会,与他朝夕相处的是母亲,教他做人做事的是母亲,引导他学习求知的还是母亲,为什么母亲们就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呢?我们做母亲的要扪心自问:在引领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给予孩子什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学阶段她学业优异,学校保送她读研,她拒绝了学校推荐,靠着对理想的追求和不懈奋斗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老二是男孩,就读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实验班。高三时他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当时可以保送清华大学,可他为了读自己喜爱的专业放弃了保送的机会,参加了高考。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回顾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我很欣慰,并不是因为孩子们都考上了清华大学,有世界一流的学业背景和很好的工作环境,而是他们发愤学习的艰苦过程。这个过程培养了他们高尚的情商。孩子有理想、有抱负、有恒心,自信、勇敢、能吃苦,且勤奋踏实、谦虚好学、诚实守信。他们优秀的品质铸就了他们的成功。科学研究表明:智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而情商则是成才的关键。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并不完全是高智商的人,而一定是高情商的人。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我认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一、发挥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我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师范毕业生, 由于历史原因我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1984年,我参加了全国首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那时,我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哺育女儿成长和孕育儿子的三年中,我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十门课程,顺利地通过了多次考试,取得了大学专科文凭。之后,在两个孩子读小学阶段,我又自学大学本科课程,并获得本科学历。这个过程十分艰苦,记得我怀第二个孩子快要临产时,参加专科的最后一门《古代文学》的考试,课程要求背诵六十篇古文。那时,我天天和学生还有肚里的孩子一起背书。考试的时候,快要临盘的儿子在肚子里不停地拳打脚踢,我忐忑又很幸福地和孩子分享着学习的收获。在艰辛的哺育孩子和漫长的求学中我用实际行动影响教育着孩子们,使他们懂得:学习是艰苦的又是快乐的,只有艰辛地付出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收获成功的快乐。在母子共同学习的同时,我还与孩子们共同分享工作的艰难与幸福。那还是在湖南省张家界创建崇实小学的时候,当时由于地方政府财政非常困难,学校缺少建校资金,我常常带着老师们勤工俭学,搬砖、下瓦、修操场、铺跑道……,劳动时我时常叫上两个孩子,让他们和我一起经历艰辛的劳动过程。同时,我积极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大型活动,并努力为学校争光。学校有喜事、难事我总在家里说说,引起儿女们对学校事情的关注……,这个过程使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母亲对事业的挚着与追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方法。作为母亲,我深切地体会到: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创造的过程,要做孩子榜样,就必须不断地加强道德文化修养。母亲要与社会同步发展,与孩子共同成长。现在有的母亲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只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创造了各种优越的条件,就尽到了做母亲的责任,自己工作、事业好不好无所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殊不知,在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环境的同时,也滋养了孩子讲享受、讲攀比、怕吃苦的思想。母亲有了这种想法,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人就变得松散、懒惰、狭隘、无知。试想:当你完完全全成了一个家庭妇女、成了对学习、事业无所追求的人时,你的精彩何在?!当你失去了孩信任和崇拜,就不可能在孩子成长路上发挥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
第二、发挥正确的教育引导作用。
儿子读高中时特别爱读韩寒作品。我在与孩子交流时发现他少了以往的积极向上、活泼快乐,言语间还时常流露出一些玩世不恭。于是,我仔细研读韩寒作品,其作品主要写学生学习、生活、男女情感等方面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哀怨与苍凉,笔调灰暗、冷淡,幽默中透着忧伤,调侃中含着犀利,轻描淡写,却满是嘲讽。事实上韩寒的文章一般都有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批评,笔调神似鲁迅。但当孩子缺少生活阅历,没有适时引导的时候,读多了这样的作品会只看到社会灰暗的一面,进而变得颓废、消沉,对孩子成长很不利。对此,我及时引导孩子要用审视批判的眼光阅读韩寒作品,帮助孩子明确其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正确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要做有心人,留心孩子的思想言行,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偏离方向。
第三、讲究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与策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起远大理想。
有理想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美国著名画家威斯特的成功就源于母亲的引导。威斯特小时候常常在家里带妹妹。一次,妈妈又叫他带着妹妹在家里玩。于是,他一边带妹妹一边拿着妈妈的画笔粘上颜料在地上、墙上到处涂鸦。妈妈回到家看到满地的色彩十分惊讶,但她并没有责备威斯特,而是与威斯特一起欣赏其“杰作”,并夸赞不已。在母亲的称赞中,威斯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起当画家的理想。远大的理想成为他后来不懈努力的强大动力,他终于成功了,成为了曾担任过22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的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油画家。杰明.威斯特成才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父母科学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是多么重要啊!
2、多鼓励,使孩子自信。
记得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参加学校数学竞赛,50分的题目只得了18分,一向好强的他吓哭了,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当时,我心里虽有些不快,表面上却没有丝毫抱怨。我帮助孩子分析试卷,发现答对的题目是试卷中难度最大的题目,有些题做错了源于对题目理解有误。于是,我对他说:“别人不会做的题你能做,说明你肯动脑筋。只要再细心些,认真读题目,弄懂题意就能取得好成绩。”从此,孩子多了一份自信,并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学、中学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读博士期间学的也是应用数学专业。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在孩子成长缺少的不是老师,而是欣赏他们的观众。
3、适当的批评与惩罚使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和义务。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在学校踢足球,一不小心打碎了一块玻璃。一块玻璃需要25美元赔偿。里根回到家把打碎玻璃的事情告诉了爸爸,父亲答应借给他25美元赔偿学校,并要求他短时间偿还。为此,里根利用休息时间卖报纸、擦皮鞋,很辛苦地积攒了25美元,还给了爸爸。在辛勤劳动的过程中,里根懂得做错了事就得承担责任。批评与惩罚使里根从小就形成了责任意识,当他成为美国总统后,他深深懂得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
4、放下架子,多与孩子真诚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中国的父母亲“家长”意识很强,总希望孩子听“我”的,哪怕是错误的也不希望孩子申辩,孩子的“顶嘴”常常被认为忤逆不孝。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开口不是爸妈说,就是老师讲,没有了是非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思想,逆来顺受,严重的甚至心灵封闭、性情怪异。家长一言堂,本身就失去了了解孩子、引导教育孩子的机会。大凡独裁的家庭,孩子胆小怕事,家庭没有民主氛围,孩子很难阳光快乐。我们需要民主和谐的家庭,家长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并尽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性格健全、乐观快乐、敢于创造的后代。
5、多经历、多实践,使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儿子上了初中后,我发现他对集体的事变得漠不关心,不愿担任班干部,也不愿抛头露面。在与他沟通时我了解到,他认为当干部花时间会影响学习,当干部时常抛头露面,有出风头之嫌。对此,我一方面做积极思想引导,一方面与其班主任协商,创造机会让他为同学们服务。记得有一次,他们班上教室的一块窗户玻璃破了,寒风不停地灌进教室,他回家念叨了几次。我悄悄地把情况告诉了班主任老师,于是,班主任把换教室玻璃的任务交给他,让他周末把事情做好。周六,他问我到哪里买玻璃、裁玻璃,我一一告诉了他。下午他满心欢喜回到家里,说教室再也灌不进来风了。实践中,孩子懂得为班级服务是一种快乐。以后不管是读高中还是读大学,他都能倾其所能帮助同学,尤其是学习基础差的同学。
第四、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1、教育孩子勤劳,并懂得尊重劳动。
每个家庭都有大量的家务活,不可能没有人干。做家务活的人劳动价值不一定比其他工作的价值低,要告诉孩子这一点,他们才会尊重做家务的人。不然的话,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多少会形成一种印象:洗碗、扫地是很平庸的小事,不值得为其浪费时间。可以想象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孩子吃完饭把碗筷一推,嘴巴一抹,一走了之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一个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还会尊重做家务的人吗?因此,母亲不能包揽所有的家务,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情,这样,才能使孩子逐步了解劳动的价值,懂得尊重劳动,尊重做家务的父母亲。我两个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清洁区,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在打扫中他们责任意识增强了,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有时其他人进入房间不讲卫生,他们会及时提醒。打扫房间讲究卫生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从一点一点做起,孩子们就会形成尊重劳动成果,尊敬劳动人民的意识。
2、教育孩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我女儿从小就很勤俭,懂得珍惜,哪怕用过的文具盒、小书包她都会一一收藏起来。在北京读大学,先后多次回家,她从来没有坐过一次卧铺,都是坐硬座回家,特别是春运期间,很难买到座位票,她常常从北京一直站回张家界。问她为什么不买卧铺票时,她说,农村很多孩子因为没有钱买票还不能回家过年,她能够有条件回家,应该珍惜。这孩子穿戴也很朴素,有一次,她姨妈在北京出差,接她出校吃饭,同去的有政府官员,他看见我女儿后,竟误以为是我姐姐资助的孩子。后来我听说这事后还真有些揪心。现在大部分家庭经济宽裕,物资富足,家长没有节约意识,更没有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想法,有的甚至家长认为,疼爱孩子就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致使很多孩子满足于物质享受,学习、工作不思进取,做人做事不懂得克己,成为了有满脑子所谓理想却从不愿艰苦奋斗的眼高手低的人。这些缺少意志磨砺的孩子,将来难当大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树德修性的有效途径,作为母亲要从自己做起,并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
3、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母亲对老人、对贫困孩子、对环境、对社会的态度影响着孩子们,大人们要做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贡献于社会的榜样,用言行引导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我没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只是凭着做母亲,当教师的经验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养育孩子是母亲的本分,培养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让我们共同承担这副重担,努力做优秀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