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

今天是: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

首页 > 详情页

首页 > 教师风采 > 小学园丁

聚焦核心素养 关注实际获得——对13334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来源 : 作者:冯建英 日期:2017年07月11日 浏览量: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可谓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它被称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对我们教育一线的工作来说,起着方向和引领作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不谋而合,我校在2015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提倡“13334”课堂教学模式,其根本的核心思想也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构建“13334”课堂,就是要改变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探究式、合作式、交互式的课堂;改变师生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合作精神的未来合格公民。

  两年来,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们的课堂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 从“学科为中心”转向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观念的转变  

  1、教师观念的转变在备课上。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我们以往的备课不乏详细具体,但大多本着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将教学内容掰开揉碎详细的记录下来,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呈现的非常清晰。但是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部分相对较少。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为了把课上好,备好课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备课的指导,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强调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握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的还要备好学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列为重点,为学生的参与留有时间和空间,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其次,学校倡导教研组活动把备课作为重点工作,在备课中落实13334课堂模式中的三段式教学结构,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主备课、集体备课、复备修改的逐一落实,提高了教师备课的实效。在监控评价方面,备课是常规工作的重点,所占比重不小,当发现问题时,教学干部会及时与老师沟通,目的在于提高备课的质量,为上好课打下基础。目前,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备课的环节,在备课中能够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了平等的待遇,而不再是被动接受者。

  2、教师观念的转变在磨课上。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付出的过程。这种付出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本学期小学部师带徒的展示课是对名优新秀工程的验收,同时也在考察大家对13334课堂的实施情况。研课、磨课的氛围在各组中越加浓郁。例如幼儿园回归的几位老师,对13334课堂并不了解,但接受很快,学习的愿望很强烈,为了讲好一节课试讲了很多次,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转变观念、改变课堂。例如三(4)班的唐欣春老师,上学期教学节的展示课还摸不着门道,很是苦恼。这学期唐老师加强了学习和研究,随时向组内教师请教,主动邀请何主任听自己的准备课,几次试讲,认真聆听刘校长的指导,积极思考,不断改进,本学期的师带徒汇报课受到了一致好评。

  数学课有的时候所需教具很多,受条件限制,往往没有让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在以前的时候,可能说说就过去。现在不同,很多老师能够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机会,如程旭老师就挑战了《千克的认识》一课,程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操作环节,她从学校、从家里、从超市搬运来了饮料、大米、水果、油等各种各样的教学用具,即当老师又当学生,边讲解边操作,立求教具真正为教学服务,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有了这样充分的体验,对1千克的量感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经验。

  我们将研课的重点工作落实到教研组,教研组长是中坚力量,是参与者也是组织实施者,同时教学干部走进教研组共同参与研究过程。我们倡导在组内开展“共研一节课”活动。全组教师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共同研磨。经历“个人备课→集体说课→修改完善→上课试教→评课指导→再上再研→形成范式”的研究过程,老师们在备课、研课、评课、上课、反思中对“13334”课堂教学理念、策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根植于教研组、根植于课堂的研训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磨课不是一个说一个做的过程,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激烈的火花碰撞。如李璐璐在讲《捅马蜂窝》这篇课文中,就和师傅高云霞老师争论不休。你说你的理,我有我的想法,争论的谁也说服不了谁时,就把两种处理方法都在班里试了一遍,依最后效果定夺。一节课就是在这样争论不休,不厌其烦之中诞生的!

  3、教师观念的转变在课堂上。

  以往的课堂我们都希望能够顺利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但现在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

  13334课堂三双的目标非常明确:双主,双动,双百。三双的目标更多的体现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最中央。以往,我们觉得这个目标达成有困难,往往望而却步。今天的课堂发生了改变,觉得困难,但会去积极尝试,努力改变。

  我们在课堂上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通过自主汇报、询问、求助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交流的意识,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的效果。同时老师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互助学习,小组学习人人参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同时还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即使是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也能放下包袱,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获得他人的帮助。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学习者,因此就要做到关注100%的学生。

  例如上学期,曹旭兰老师在几次试讲的时候都非常顺利,但在最后展示课的时候,往往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答的离谱,通过演示对比明明把“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讲的很清楚,但学生还说有关,底下听课的老师都很无奈,都跟着着急,很顺畅的一节课就要完不成教学任务了,但是在那时那刻曹老师没有轻易往下讲,而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再体会一遍这个过程,直到学生点头真的明白了为止。

  课堂中的这种等待,基于对学生的尊重。也正是因为老师这一小小举动,赢得了听课者的好评。

  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可以看出,因为有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我们的课堂也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 从“随意课堂”转向“模式课堂”。  
  1. 保证课堂教学“三段式”结构为: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课前参与主要指学生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这种以前是空白的一项。当下各学科要根据需要设计相关的预习内容。语文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习惯,例如五年级已经整理出了全册课文的预习单,通过预习,学生学会生字新词、查字典了解意思、查阅资料等,特别是质疑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2. 课中研讨要根据需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经历了模式化的过程:
  3. 、根据学生特点建立学习小组
  4. 、学习小组必须成为圆桌式摆放
  5. 、每节课要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6. 、挖掘小组合作学习潜能,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一年级语文没有习作的要求,只有把句子补充完整,但学农与学科结合的拓展训练,使得一年级的小豆包们能写会写,写的好,现实的情景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习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说固定“模式”会限制发展,但为了形成一种习惯,必须要经历模式化的坚持的过程。否则将会在各种各样的理由中失去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所以,

  • 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向“让学生实际获得”

  13334课堂不仅在语数英学科中开展,小学部其他学科也在积极尝试,综合组、音美组等在组长的带领下也在积极进行研究。这些学科不仅关注了写画唱,同时能够将学科知识融入其中。改变以往上多少算多少,上怎样算怎样的课堂现状。

  为了考察学生科任课的学习效果,每学期小学部都进行学科素养考察。

  这些考核内容都是平时教学的内容,学生除了完成动手操作的项目以外,还要能够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如美术、乐理知识,实验操作步骤,活动注意事项等,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并能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这一方面是考察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更是考察学科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这样的考核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是否稳定地形成了本学科所特有的学科情感和学科态度,是否经常习惯性地用本学科的特有思维和价值观去认识现实生活。几个学科的考核,学生基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能进行自由的发挥。如一年级的道法课,在随机提问中孩子们能够将端午节的来历和其中的故事讲述的很清楚,科学课的实验操作熟练,美术课能准备的用冷色系设计生活中的装饰布,音乐学科的考核中,很多孩子能够准确的唱好指定歌曲,并能回答出相关的乐理知识,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五线谱,学科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

  认真上好每一门课,真正发挥每个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实际获得,这就是我们的13334课堂所倡导的理念。

  学科与学农融合,也是13334课堂与学农的融合。本学期,小学部尝试开发学农课程,孩子们设计了英语标志牌,走进学农基地了解植物的结构、边点豆边数数、用各种方法测量班级土地的面积……虽然说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经历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合作,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农耕文化。学农与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这样的课程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一步将会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推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中高考的改革也将对小学教育产生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把握方向,努力改变,唯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西王佐村25号 电话:010-83314725 邮编:100074 邮箱:mdfzftsyxx@163.com
版权所有©2018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 京ICP备110267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40026号